霍勇委员:实现“三高共管” 提升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水平

当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因,占总死亡构成的40%以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建议,将血脂管理纳入国家现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中,实现“三高共管”,提升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效果,可以有效地遏制心血管疾病负担。

    据了解,慢性病负担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对的重要挑战。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数据显示,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人,其中高血压2.7亿人,脑卒中至少700万人,心肌梗死250万人。

    “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中贡献最大的是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霍勇表示,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以高胆固醇为主的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26.4%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归因于高胆固醇血症。人群低密度胆固醇每降低1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下降24%。

    “相比于医疗救治,通过危险因素的筛查与控制,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霍勇表示。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管理和筛查已经纳入我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血脂管理相对滞后,成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的‘短板’。”霍勇坦言。

    对此,霍勇建议,将血脂管理纳入现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标准,实现“三高共管”。“这是具有很大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升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质量及防控效率,抑制心脑血管疾病的显著上升趋势,实现提高预期寿命、降低慢病早死率的目标,从而实现健康中国。”

    除此之外,霍勇表示,实现更加全面的血脂管理还需要通过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同时在需要的患者中,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血脂管理,做到既能查得出来,又能管得好。”

 

广 告

益体素对慢病预防和恢复有良好辅助作用,可预防便秘、直肠癌、痔疮;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预防胆结石的形成。产生饱腹感,对肥胖病人进食有利,可作为减肥食品。改善耐糖量,可调节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可作为糖尿病人的食品;改善肠道菌群,预防肠癌等。

 

益体素膳食纤维是肠道有益菌的主粮,维持肠道功能年轻有活力的秘密武器!

 

上海益体素实业有限公司招商热线:

 电话    4000089881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