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城区法院第二次“涉农涉民生”案件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大河网讯 1月15日,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法院召开第二次涉农涉民生案件集中办理新闻发布会,会议由该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执行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张永建主持,党组成员、副院长王国胜对法院开展第七次“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暨“三留守”人员维权活动向社会各界进行了通报。大河网、河南法制报、漯河日报、漯河有线电视台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
据了解,该院党组高度重视,院长带头办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郾城区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组会进行研究、部署,对活动领导小组,活动办公室及其所设机构的工作目标量化,明晰职责分工,完善追责问责机制,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现场办公,及时解决,使整个活动过程始终处于高效有序的良性运作状态。为推动活动深入开展,郾城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万松同志带头办理案件,深入审判工作第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2015年下半年以来班子成员带头审执结案件46件,对审判执行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开辟绿色通道,快审快判快结。对“涉及农民工工资”案件和“三留守”人员维权案件实行当天立案,当天受理、当天分流,快捷方便群众诉讼。对“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和“三留守”人员的维权案件,实行优先开庭、优先审理、优先采取保全措施,简化办案程序,快审、快判、快结。活动期间,案件办理周期平均缩短1/3。对典型案件实行网上开庭,加大网络视频直播的力度,活动开展以来,网络视频直播案件21件,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对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形成了强大的心理震慑。
加大巡回审判的力度,在活动过程中,承办法官多次到建筑工地,当事人所在地开展法律宣传,实行就地开庭,把庭开到乡村,开在工地,开在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起到了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活动期间,开展巡回审判12次,参与旁听群众350多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加强部门联动,不断扩大办案效果。主动邀请工会、妇联、劳动、保险行业等部门,参与庭审活动和案件调解工作,通过联动机制的建立,扩大了办案的效果,强化了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截至目前,审执结涉农民工维权案件56件,涉案标的235万元,为农民工减、缓、免诉讼费3万多元,审执结“三留守人员”维权案件45件,妥善解决了32名农村老人的赡养难题,10名未成年人的抚养问题,12个家庭婚姻矛盾得到了化解。
加大曝光力度,促使案件兑现。在立案大庭前面设立电子屏幕曝光台,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电子屏幕上滚动播出。加大保全措施力度,通过银行查询、土地、房管、工商等部门配合对被执行人财产及时采取查封、冻结、扣押、划拨等措施。对有能力履行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坚决采取法律手段予以拘留。活动期间,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30多人次,司法拘留8人。2015年12月17日,该院专门召开了集中兑付农民工工资现场会,现场兑付农民工工资14万多元,使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了及时维护。
严惩刑事犯罪,维护公平正义。在刑事审判中,注重发挥刑事审判惩处犯罪的职能作用,对涉及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劳动报酬、侵害“三留守”人员合法权益构成犯罪的,坚决予以打击。活动期间,通过刑事审判,对1名拒不支付农民工劳动报酬的当事人,判处了有期徒刑六个月,缓期一年的刑事处罚,对2名严重侵害妇女、儿童的刑事犯罪分子,给予了不同刑期的刑事制裁,维护了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
营造舆论声势,扩大宣传影响。活动伊始,运用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活动声势开展以案释法,使活动过程自始至终处于社会各界的关注之下,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努力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自活动开展以来,在各类新闻媒体发表相关宣传报道,案例论坛等共计147篇。(田明杰 齐江涛 薛洋 何娜 文/图)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