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华

   胡玉华,男,1971年出生于江西省高安市,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90年参加工作,现任省洪都监狱农业三分场场长、党支部书记。工作25年来他先后荣记个人三等功6次,荣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司法厅直属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监狱劳教系统岗位标兵”等厅局级奖励7次,荣获监狱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等表彰11次。

  “付出一份努力,总会有收获”——对监狱事业,他志存高远,奋勇前行,一往深情

  能吃苦、有闯劲、善创新是胡玉华破解工作难题的法宝。

  2009年,因监狱体制改革深化,罪犯全部收入监内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工作,切断了监狱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劳动力资源,亟待探索新模式,破解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难题。监狱党委将这一重任交给了胡玉华,任命他为农业三分场场长、党支部书记。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6年来他迎难而上,大胆创新“民警+职工+农民工”的生产组织模式,努力探索“良种、良法、良技”的现代农业管理模式,交出了一连串让人欣喜的成绩单:2009年实现耕地自种6000亩,稻谷总产503万斤。2012年实现10000亩耕地全部自种。2014年稻谷总产达2023万斤,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农业三分场荣记“集体三等功”3次,荣获“监狱全面工作先进集体”5次。

  胡玉华对农业科研攻关也“情有独钟”,敢闯敢干,屡创佳绩。2014年,他承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测产结果高出国家超级稻标准近70公斤,得到了袁院士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同年,他承接并实施省农业厅“北粳南移”项目,最高产量的田块亩产达到了979公斤,平均亩产达914.7公斤,创下了最高亩产和平均亩产的全省最高纪录。

  “献出一份真情,便会赢得一片真心”——对民警职工,他体贴入微,关怀倍加,一向温情

  在胡玉华看来,单位民警职工的安危冷暖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快乐和幸福,更是一种托付与责任。对于这群“兄弟姐妹”,他倾情如注,毫无保留,重复着一次次感动。

  2014年3月底,单位一位员工被查出肺癌晚期,高额医疗费用让这个普通家庭雪上加霜。胡玉华得知后,立马组织单位民警职工捐款,自己经常前去看望、鼓励他不要放弃,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撑起了一方晴空。

  2015年夏天,一个雷暴多发的傍晚,正在田间指导工作的他,意识到雷电的危险,他立马通知大家躲避,一边快速上车,因为还有职工在离驻地最远的地方工作,他十分清楚,那地方是“雷区”,可他非得亲自跑一趟。当他顶风冒雨赶到时,全身上下早已淋了个精透,他这种舍身忘我的行为,让员工们无不动情,“真没想到,胡场长能为了我们冒这么大的风险!”。他却说“不看到大家平平安安,我不放心。”

  “遇到这种事情,谁都不会袖手旁观的”——对陌生群众,他危难相助,挺身而出,一腔豪情

  一位老人激动的握住胡玉华的手说:“多亏你们及时相救,要不我们就没命了,你们是我们的恩人啊”……这是发生在2009年7月23日下午的一幅真实场景。

  那天16时30分左右,一辆载有5人的轿车突然掉进了监狱主干道旁两米多深的大灌沟,情况万分危急。恰在此时,驱车前往分场的胡玉华路过,一见此状,他来不及多想,立刻奋不顾身地跳入灌沟救人,带着同行的两名民警展开了救援行动。由于水深、车翻,手头没有现成的抢救工具,救援难度非常大,他便带着大家用手掰,使尽全力才将前排车门打开,好不容易救出坐在前排的2人,接着他又组织大家采取里外结合的方式,强行把后排变形的车门拽开,及时将位于后座的2位老人和1位妇女从车内救出后,他才长舒了一口气。正想打电话报警,却发现手机已无法使用,当时只顾及救人,身上的手机等物品全部进了水。

  当看到5名群众脱离危险,并得到妥善安置时,他不露声色的悄悄地走了,在被救者心里留下了一个最美的身影……

  来源:(法治江西网)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