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淅川县司法局寺湾司法所长累倒在扶贫第一线
 5月19日,淅川县寺湾镇清凉寺村第一书记胡金中在扶贫工作岗位上突发脑室出血,被紧急送进医院治疗。
  “陈某、朱某这两户的扶贫档案还需要完善,你记着这个事。”去往医院的途中,胡金中还不忘向随行的驻村工作人员交代。
  在得知胡金中入院治疗消息后,淅川县领导卢捍卫、杨红忠、周兴中、王稚、朱林森等先后到医院看望了胡金中及其亲属。
  5月23日,经医院紧急抢救无效,胡金中不幸去世,年仅55岁。
  活着时,他用生命谱写平安与和谐之歌;倒下后,他在群众心中矗立起一座丰碑。
  胡金中,男,汉族,淅川县金河镇人,1962年9月出生,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1月起在淅川县司法局工作,先后任城关镇司法所长、寺湾镇司法所长,2016年7月,根据组织安排,任寺湾镇清凉寺村第一书记。
  走村入户用心为民做好每一件事
  自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他积极主动开展入户走访工作,每天都忙到很晚,任劳任怨。
  他在两个月内完成了对清凉寺村6个村民小组、158户720人、405平方公里的走访工作,并对67户281人贫困人口登记造册。
  清凉寺村大部分耕地在后山“菊花岭”,多年来,唯一的道路是一条长约12公里、宽不足两米的土路,农业生产机械无法进入,农副产品运输艰难,加大了群众的生产成本。胡金中结合村里情况,组织材料上报镇公路站,跑交通局。县交通局把清凉寺村修路工程纳入2017年计划,但前提是村组自费整理路基。
  胡金中和村委班子连夜召开党员村组干部会议,逐户做动员工作,部分路段需要占用农户耕地,但占地农户却在外务工,胡金中几经周折找到他们的联系方式,苦口婆心地做说服工作。
    第五村民组刘某一家长期在外务工,由于不理解、不信任,多次拒接胡金中的电话,胡金中不厌其烦地用短信和其交流,经过多次沟通,终于得到刘某一家认可和支持。
    群众工作做好了,可整理路基的费用怎么解决?胡金中的坚持不懈感动了村委班子成员,经过商议,由村委班子自行垫付资金。3个月共同奋斗的结果最终呈现在眼前,长12公里宽3.5米的路基修筑完成。群众都说:“看到修好的路基,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致富大道。”
    用生命谱写平安和谐之歌
    作为中原桑蚕第一镇,寺湾镇近年发展势头迅猛,由婚姻、土地、邻里、借贷等问题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2014年,胡金中从城关镇司法所调任寺湾镇司法所所长,近3年来,调处矛盾纠纷120余件,教育转化社区服刑人员59名,帮助20多名刑满释放人员解决生活困难。
  “我服胡所长,老早也听说过他,经他手调解过的纠纷没有不成的,老少爷们都愿意找他说说事儿。”经胡金中解决纠纷的寺湾镇村民乔某说道。
  “群众对胡所的认可度非常高,一旦过来反映纠纷就点名找他。”寺湾司法所工作人员姚飞说。
    爱岗敬业三十年如一日奉献司法战线
    5月28日,淅川县委县政府发起了向胡金中学习活动。
    胡金中三十年如一日辛勤奉献在司法战线上,在社区矫正、人民调解、法制宣传、脱贫攻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集中体现了对司法工作的无限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充分展示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
    胡金中自幼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对于农村的落后和农民艰难体会很深。为了了解村情民意,他经常深入村寨角落、田间地头,走访老干部、老党员、退休教师等,与大家拉家常,倾心交谈。只要群众有需求,他没有上班下班之分,随时随地开展工作,有时半夜起来处置突发事件,有时甚至顾不上穿衣吃饭。
    刚参加工作时,胡金中面对自己法律知识的欠缺,他以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勤奋学习,积极“充电”,逐步使自己由一名“门外汉”成长为业务娴熟的基层司法工作者。他到寺湾镇工作后,面对征地拆迁、高速建设占地赔偿等矛盾纠纷,根据各村的不同情况,利用每月矛盾排查例会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对调委会主任进行培训,还重点加强对人民调解示范村的指导。
    胡金中是财政定补的事业编制,每月工资只有1400多元,他的爱人在企业退休后退休金也不高,一家人常年借住在姐姐家,直到现在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尽管如此,他从没要求组织照顾,从没有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工作上他从不铺张浪费,坚持能省则省,少花钱、多办事。
    胡金中去世后,遵照其生前遗愿,家属同意捐献眼角膜。
    他虽然走了,但他仍然活在人们心中。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