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爱心圆梦结对助学 千名寒门学子获捐助

   大河网讯“赵书记,我们不能忘记您的好处,回来第一站就先来看您……”1月23日上午,一群寒假返乡大学生拉着团委书记赵延旭的手连说感谢,“能够顺利踏入大学校门,还得感谢您赵书记!”

   近日,不时有春节返乡的大学生到团县委汇报在校生活学习情况。是什么让这些大学生回家第一站就想到团县委呢?这还得从该县实施的优秀贫困大学生捐助“希望工程”说起。

   为了不让优秀贫困学子失去大学深造的机会,切实解决好上学难问题,2002年以来,社旗县团委积极实施以“爱心圆梦•结对助学”为主题的优秀贫困大学生捐助“希望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他们一不靠财政、二不靠领导,千方百计与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县内招商引资企业等进行沟通协调,寻求他们的捐助,奉献爱心。10多年以来,他们共争取捐助资金500多万元,帮助2000余名新录取贫困大学生顺利跨入大学校门,圆了大学梦。

   为确保救助公开公正,让真正贫困者受益,他们以新录取二本以上优秀贫困大学生为对象,按照“贫中选贫,困中选困、公开公正、及时到位”的原则进行救助。每年高考结束,正是捐助救助的季节。他们不畏高温酷暑,在深入全县高中毕业班、村组社区深入广泛宣传、自愿报名救助的基础上,逐人进行明查暗访,精准识别,认真做好筛查、审核工作,划分贫困等级,并在网上公示后,把家庭确实贫困、确需资助的学生纳入资助对象,让最贫困的学生优先得到资助。同时,还动员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特别贫困的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400多个,开展经常性的“保姆式”帮扶,确保贫困大学生能够安心在校学习,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爱心圆梦•结对助学’是一项惠民工程,得到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假期能够想到来团委汇报学习情况,我感到很满足,也很有成就感!”赵延旭略带兴奋地说,“以后,我们团委要把这项工作一届一届地传下去,让更多的优秀贫困学子圆就大学梦,让更多贫困家庭实现早日脱贫。”(生俊东 董桂松)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