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运爱心衣物
为学生穿上新校服
将衣物及生活用品送往贫困家庭
牛娅为杨长德试穿新棉衣
群众帮助卸下捐赠物品
捐助品摆满了小操场
特困留守老人领到衣物棉被
爱心网友在捐助现场
大河网讯 1月27日,天气阴冷,但在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大门口却是一片热闹繁忙景象,一支由法官、媒体、网友、车友、微友组成的“关爱‘三留守’人员暖冬行动”车队正在整装待发。
据了解,此次送温暖捐助活动是南阳市“十佳法官”、善行联盟义工、卧龙区法院审判员牛娅首先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捐赠启示,号召社会爱心人士将不用的旧衣物捐赠给贫困山区群众。南阳市中级法院官方微信平台@天平南阳获悉后将倡议内容制作成微信暖文进行转发,并在南阳中院和卧龙区法院设置捐赠接收点。
据悉,倡议微信发出后,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和广大市民的热情回应,南阳影响力、南阳检察等微信公众号和部分微信圈大V均对活动进行了转发。仅四天时间,相关微信转发量就超过1000次,点击量超过2万次,收到来自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媒体记者、普通市民、在校学生等社会各界捐赠衣物8537件,新校服、棉被、棉衣、棉鞋等614余件,食用油、大米各72份,书包、文具、牛奶各40份,@天平南阳的小编们利用双休日和下班时间,将收到的物品进行了分类并打包整理。
27日早上7点,@天平南阳工作人员和南阳善行联盟、越野e族南阳站、大统集团的义工以及大河网友早早的在中级法院门口集合,将饱含着温暖和爱心的捐赠品装车。
穿城市、走高速、进山区、入村庄,五六十人的爱心队伍奔驰二百多公里首站到达紧邻湖北省和陕西省的淅川县西簧乡小学,为该校的留守学生送去了校服、棉鞋和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随后又到该乡的卧龙岗村、柳树村、落阳村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众送去了棉衣、棉被、大米、食用油、牛奶等生活用品。
“感谢城里的叔叔阿姨们,虽然我没了爸爸妈妈,但在春节前收到你们捐赠的衣物,我也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穿着新衣过新年了。”当义工代表牛娅将爱心人士捐赠的衣服、食用油、大米、牛奶等物品送到孤儿杨长德手中,并为他穿上新棉袄时,这个有些腼腆的男孩不住地说着感谢的话语。
据卧龙岗村村干部介绍,杨长德的母亲走失多年,父亲患病去世,相依为命的爷爷也在前不久辞世,只剩下他一个人艰难的撑起这个“小小男子汉”的家。我们注意到,孩子住的三间黄土垒就的土坯房虽然极其简陋,却被他收拾的干干净净,或许在他心里,更懂得“生活”的艰辛。
村民杨红军的妻子是智障、儿子患有精神疾病,作为唯一的劳动力,杨红军也于去年因车祸丧失劳动能力。家中三间土坯房破旧不堪,报纸蒙着的窗户在风中吱吱呀呀地响,政府拨款为其建成两间平房才使他们得以容身。
当爱心团队成员将衣物、粮油、米面等生活用品交到他儿子手中时,杨红军抄着手一瘸一拐地站在旁边像个孩子一般的抽泣起来。虽然这位憨厚的老人不善言谈,但场面让所有人员为之心酸。
山区的天气格外阴冷,空中一片雾霭蒙蒙。时间已是下午13点多钟,大家不敢耽搁,迅速启程赶往西峡县军马河乡。
一路上大家饥肠辘辘,电台里不时传出一段段车友即兴清唱的戏曲唱段,为长途行驶的车队增添了不少乐趣。从西峡县城经双龙镇到军马河乡路段,坡长路陡、连续弯道、路况复杂,好在驾驶员都是越野老手。
车队安全赶到同样是深山区的军马河乡李庄村时,已经是15点半,热情的村民将做好的冒着热气的汤面条、热馒头端上来,大伙纷纷夸赞“香”!淳朴的大嫂们却连连说“太仓促了,天冷一定要吃饱,你们来献爱心,我们也要表达心意。”
李庄村的老人们围拢在村小学门口,爱心车队甫一到达,南阳市中级法院宣传处处长赵晖就率先从车上往下搬捐助品,不时叮嘱大家要轻拿轻放,不要弄脏。捐助物品分类摆满了小操场,受助对象秩序井然的分别领取。
老人们个个笑的合不拢嘴,那笑容里包含着对爱心人士的感谢,对社会牵挂的欣慰,一位大妈一直念叨着“还是好人多啊,大老远的还想着我们,这两桶油抱都抱不动。”
“俺村共有1100多口人,住在深山里的特困及贫困户就有500多人,这次大家带来的衣物和生活用品可以保障每个困难群众都能暖暖的过冬啦!”活动联系人、李庄村村民常红粉在帮助分发物品时笑呵呵地说。
据悉,本次“关爱‘三留守’人员暖冬行动”由于爱心人士捐赠踊跃,原定10天的捐赠时间,仅用4天就远远超出了@天平南阳工作人员的预想。经多方联系确定的5个受助点使用不完募捐到的全部物品,又委托南阳善行联盟将其中的3463件衣物捐赠给其他受助对象。(生俊东 王君杰 王彬)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