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焦作市武陟县大虹桥乡东张村党支部书记孟凡堆
中国网讯 春节临近,河南焦作市武陟县大虹桥乡东张村村民给记者打电话,称赞党支部书记孟凡堆是党的好干部、群众的知心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孟凡堆20年坚持"自身正、办事公、能吃亏,财务清”,深受村民爱戴,连续6届带领村干部赢得村民信任.
1997年,靠养牛率先致富的孟凡堆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那时的东张村,集体收入少,卫生环境差、村务管理难,甚至连村委办公的地方都没有,曾因账目不清引发村民多次上访,是县里有名的“头疼村”。
面对摆在眼前的烂摊子,孟凡堆陷入了深思。怎样当好这个村支书管好村务,怎样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现状,孟凡堆认为首先是“学”,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
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要求自己,带领党支部成员,努力践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学习,使他的视野不断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服务群众的本领进一步增强。同时注重对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学习培养教育。使全村党员的思想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在全村形成安定团结、文明和谐的局面,营造出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氛围。
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孟凡堆主动作为,以党员队伍为基础,以“群众不让做的事坚决不做,群众让做的事一定做好”,真正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汇聚全村上下力量,发展东张村的经济。
孟凡堆全面分析本村的发展形势,拓宽思路,积极支持个体经营、个体企业的发展。在他的带领下,东张村先后成立得草养牛合作社、妙乐彩印包装合作社、王成木质包装厂等多家企业,并且利用条件优势,开展多种经营,发展特色种植,发展小杂果种植1200余亩,亩均增收8000余元,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村民们收入提升了,但是所有村两委干部在2006年以前却一分钱工资都没拿过,更没在村里报销过一分钱车费、油费、电话费,就连村里的卫生打扫、垃圾清运也由他们自费承担.
在村会计的账本里,有这样一组数字:1998年,村委会主任孟凡堆为村里支付各种费用3800元;1999年,村党支部副书记户士德支付4000元;2000年,村企业党支部书记王建成支付6800元……
就这样,在长达20年的农村工作中,孟凡堆坚持"自身正、办事公、能吃亏,财务清,"带领村两委班子真抓实干,一心为民,始终奔走在东张村经济发展的第一线上。
20多年来,孟凡堆先后发动东张村两委干部捐款20多万元建起了村部、村文化活动中心,硬化了村里的所有道路,改造了小学危房,建起了初中教学楼,集资为村里主要街道安装了路灯,电费却是由村两委干部轮流缴纳。2015年,为了缓解村里老人养老问题,孟凡堆发动村两委干部每人拿出2万元建成慈善幸福院,目前已入住老人16名。院内建设门球场,并配套了相应的体育器材,为群众提供了娱乐休闲的场所。一副科学发展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东张村的经济发展了,环境变好了,广大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孟凡堆抓党建带队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党支部书记的责任和担当,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以孟凡堆为核心的现任东张村两委班子,历经6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原班人马届届当选。东张村先后多次获得省市级各种荣誉20多项;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市级党员教育先进工作者、县级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基础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大代表等十余项荣誉称号。河南电视台作为“争先创优”先进典型重点报道。
目标远大,语言朴实,无私奉献,他不仅带动了东张村的经济发展,改变了东张村的精神面貌,更诠释了基层村官的责任与担当。这就是孟凡堆,一个 党的好干部 群众的知心人的真实写照。
如今,孟凡堆正以百倍努力,为把东张村建设的更美而忘我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谱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美好人生。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