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内容朋友们务必仔细看,这几天很多朋友问我,科普任重!

膳食纤维不仅能促进排便,对身体也有许多好功效。以前膳食纤维都被当作「没营养的食物残渣」,例如现在我们把「豆渣」视为健康食品,以前却是家畜的饲料。

 

膳食纤维开始受到瞩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医师发表研究报告,发现欧洲不断增加的便秘、大肠癌等病例,在非洲极为少见。

 

英国医师巴奇特(Dennis Burkitt)曾经比较非洲人与英国人一天的排便量,非洲人排便量是英国人的五倍以上。他也比较了两者在进食之后,到食物变成粪便排出体外的时间,发现排便量越多、时间越短。

 

巴奇特医生的结论是:「如果光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消化完毕的气体,长时间停留在大肠内,一直没有排出体外,便容易衍生大肠癌等疾病。」

每天摄取25克膳食纤维,维持最佳健康状态

 

膳食纤维之所以能促进排便,是因为它有「保水」的特性,能使粪便变软、增加排便量。部分膳食纤维经肠道细菌分解,会转变成「短链脂肪酸」,里成有一种叫做酪酸的成分,是提升大肠运作力的能源,因此多摄取膳食纤维就能改善肠道环境。

 

最新医学研究也发现膳食纤维有许多好处。例如大家都知道膳食纤维能有效预防肥胖及生活习惯病,这是因为膳食纤维具有「粘性」,溶于水中时会有粘稠果冻状的特性,和莲藕的「果胶」,以及蒟蒻、芋头的「葡萄糖甘露蜜」相同。食物在体内消化时呈果冻状,就可以缓慢移动,让血糖不会突然上升,并使胆固醇下降。

 

此外,由胆固醇及粪便产生的胆汁酸,会吸附在有害物质表面,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在动物实验中证实,戴奥辛致癌物质可以跟着膳食纤维的黏性排出体外。

 

日本卫生署建议成年女性一天应摄取膳食纤维20~21克,男性应摄取26~27克以上。日本肥胖学会则指导肥胖的人,一天膳食纤维摄取量必须超过30克以上。我国提倡每人每天应摄取25克的膳食纤维。

 

蔬菜不等于「膳食纤维」!并不是每种蔬菜,都含有丰富膳食纤维

 

说到膳食纤维,多数人都会认为是以沙拉为代表的叶菜类蔬菜。虽然没有错,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厘清概念,理解「蔬菜不等于膳食纤维」。

 

蔬菜确实含有比较多膳食纤维,但若要进一步说哪一类的膳食纤维含量更丰富,则是根茎类、菇类会比叶菜类的含量多。海带芽、昆布等海草类,水果干当中膳食纤维也相当丰富。

 

膳食纤维依其性质及成分可区分为「不溶性膳食纤维」及「水溶性膳食纤」。前者指的是不会溶于水中的膳食纤维,以纤维质丰富的莴苣及高丽菜为代表。后者指的是可溶于水中的膳食纤维,以昆布、海带芽等为代表。含有丰富低分子海藻酸钠的海藻类,以及苹果等富含果胶的果实,也有很多水溶性膳食纤维。

 

为什么吃大量蔬菜反而让便秘恶化?

 

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将细胞储存的物质及分泌物,溶解于肠道的水分中,并连同食物的水分一起胶化(变成果冻状)。相反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由于不溶于水,它会大量吸收肠道中的水分,使粪便增量。因此想要排便顺畅,两种膳食纤维都很重要。

 

常有人说:「为了大量摄取膳食纤维,努力吃了很多蔬菜,可是便秘的情况不但没有改善,甚至更加恶化了。」这是由于过度偏颇地摄取不溶性膳食纤维,吃太多玄米(不溶性膳食纤维较多)也会发生同样的状况。因为粪便中的水分过少,导致粪便变硬不容易通过肠道,还可能造成强烈的腹胀感。

益体素可溶性膳食纤维是低血糖指数(GI)食物益体素可溶性膳食纤维纯度高,溶解性强,能与胆固醇、甘油三酯结合,再随粪便排出体外,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刺激肠蠕动并保持水分,增大粪便体积,软化粪便,促进排便,防治便秘。减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防治糖尿病。促进毒素排泄,预防肠癌,并有养颜功效。

健康益处

肠通便——帮助大便成形,缓解便秘。

平衡菌群——增加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改善肠道内环境。

减重降脂——降低高脂血症者的胆固醇水平,辅助减肥。

血糖控制——抑制餐后血糖升高。

预防肠癌——带走致癌物及抑制致癌物生成。

 

扫一扫分享本页